[:hk]
[embedy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gfTMKVW6NM%5B/embedyt%5D
你的關注給我最大的鼓勵,訂閱肥丁 YouTube 頻道
麴是菌絲密集似絨毯的麴黴菌接種到穀物而得到的物質,在生長過程中會分泌出各種酶,分解澱粉、蛋白質、脂肪等。麴的種類很多,大麴、小麴、紅麴、麥麴和麩麴是釀酒常用的 5 種主要酒麴。
釀米酒用的「小麴」,存在於自然界。古人採摘山間田野的植物,加入蒸熟的米飯或糯米,鋪在稻草上,使麴黴菌接種到,米或糯米上,經過適宜的,溫、濕度使微生物發酵而取得酒麴。酒麴的菌種包括根黴、毛黴、麴黴和各種酵母。根黴菌是釀造米酒的母麴,根黴菌把澱粉質轉化為糖,而酵母菌則把糖變成酒精。
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每個地區的,製作原料和製作方法有所差異,有些地區原料只有 2 ~3種,有的則數十或百種或以上。引麴的原材料和組合千變萬化,釀酒各有不同風味。
巿售的活性乾麴菌也是天然酵母,是現代人透過高科技知識與技術,從茫茫微生物大海中分離純化出具有釀酒特性的菌珠,大幅增加釀酒的穩定性減少受雜菌污染的機會。
單一使圓糯米,太軟糯,比較難捏塑形狀,單一長糯米甜味不足,我用長糯米圓糯米各一半。
【材料】
圓糯米 Round Glutinous Rice 125 g
長糯米 Glutinous Rice 125 g
清水 (浸泡糯米用) Water for Soaking Rice 500 ml
辣蓼草 Smooth Knotweed 30 g
丁香 Cloves 5 g
甘草 Chinese liquorice 25 g
茯苓 (片狀或切丁狀) Wolfiporia extensa 9 g
墨旱蓮 Ecliptae Herba 9 g
艾草粉 Chinese Mugwort 6 g
野菊花 Chrysanthemum indicum 9 g
紫蘇葉 Perilla 9 g
清水 (熬中藥用) 1500 ml
【麴菌】
安琪甜酒麴 Rice Leaven 24 g 或
蘇州蜜蜂甜酒麴 或
農家酒麴
蜂蜜 Honey 1 大匙
【做法】
1. 所有藥材放入玻璃鍋裡,熬中藥,最好用玻璃或陶鍋,避免使用金屬鍋
加入熱水,草藥全部浸泡於水中,辣蓼草莖較硬,剪開容易完全浸泡於水中,大火煮至沸騰
2. 沸騰後,調至中火,不用加蓋,熬煮約 30~40 分鐘,草藥汁濃縮,蒸發掉約一半水份,倒入網篩過濾藥材
3. 加入熬好的中藥汁,搓散糯米,使更容易均勻吸收藥汁的水份。靜置一天, 夏天需放進冰箱,糯米吸飽水份膨脹
4. 糯米連水放入調理機,攪拌成糯米漿,米漿倒入棉布袋,榨出多餘的水份,盡量壓榨出最多的水份
5. 我想試驗不同品牌的麴菌,把糯米糰分成 2 等份
6. 固體的酒麴要先磨成粉末,分成兩份,糯米糰加入一半的粉末狀舊酒麴,另一半酒麴放入另一只碗中備用
7. 混合均勻糯米糰與舊酒麴,若是糯米糰太乾,滾圓時裂開加一點榨出來的糯米水或蜂蜜,幫助黏合並增加風味
8. 取一小塊滾圓搓成約 5 cm 湯圓,再裹上一層舊麴粉。米糰先加入酒麴粉,表面再滾薄薄一層,在合適的溫度和濕度環境下,根黴很快便能進入繁殖階段
9. 把稻草剪成適合發酵箱的長度,鋪在網架上,放入發酵箱,小丸子排列於乾稻草上,每個之間不要互相碰觸,四個邊緣放置乾稻草,以防水氣產生沾濕小丸子,小丸子上面覆滿稻草,根黴繁殖需要氧氣,稻草間留下呼吸的空隙
10. 設定發酵溫度 30°C 發酵約 30 小時,發酵期間小丸子會產生熱,發酵溫度必須控制在 30~35°C之間。稻草有助於散熱,我的發酵機有內置感應器,可依據箱內的情況調節溫度,讓菌麴在最合適的溫度快速繁殖,一年四季提供穩定而安全的發酵環境
【30小時後】
11. 成功發酵的小丸子表面會長出約 5 cm 白色絨毛,絲絲絨毛,細膩鬆軟,這些絨毛,就是酒麴發酵中產生的微生物:根黴。小心取走上面的稻草
12. 當看到明顯的白色菌絲絨毛,便要終止發酵從發酵箱取出來,每種品牌的麴菌,發酵速度和菌絲的表現都有差異,加蜂蜜的小丸子,菌絲長得較長
13. 酒麴小丸子放在平底竹簸箕上滾動,撫平表面的菌絲
14. 放在室內,陰乾 2~3 天 再轉移戶外曝曬 3 天,室內陰乾,然後再放在戶外曬,晚上收回來,比較不容易乾裂。錄製影片時,相對濕度很低只有 10~15%。酒麴乾燥速度太快容易裂開,晾乾時間約一週,完成後的酒麴非常輕,放入密封的玻璃罐裡保存,一年內用完
【48小時後】
15. 掌握發酵溫度和時間非常重要,若發酵時間過長,菌絲過度繁殖,小丸子不能提供足夠的營養,便會長出黑色的點點,味道發臭難聞,不適合作為作酒麴使用
[:en]
[embedy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gfTMKVW6NM%5B/embedyt%5D
你的關注給我最大的鼓勵,訂閱肥丁 YouTube 頻道
麴是菌絲密集似絨毯的麴黴菌接種到穀物而得到的物質,在生長過程中會分泌出各種酶,分解澱粉、蛋白質、脂肪等。麴的種類很多,大麴、小麴、紅麴、麥麴和麩麴是釀酒常用的5種主要酒麴。根黴菌是用作釀造米酒的母麴,根黴菌把澱粉質轉化為糖,而酵母菌則把糖變成酒精。
釀米酒用的「小麴」,存在於自然界。古人採摘山間田野的植物,加入蒸熟的米飯或糯米,鋪在稻草上,使麴黴菌接種到,米或糯米上,經過適宜的,溫、濕度使微生物發酵而取得酒麴。
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每個地區的,製作原料和製作方法有所差異,有些地區原料只有 2 ~3種,有的則數十或百種或以上。引麴的原材料和組合千變萬化,釀酒各有不同風味。
巿售的活性乾麴菌也是天然酵母,是現代人透過高科技知識與技術,從茫茫微生物大海中分離純化出具有釀酒特性的菌珠,大幅增加釀酒的穩定性減少受雜菌污染的機會。
單一使圓糯米,太軟糯,比較難捏塑形狀,單一長糯米甜味不足,我用長糯米圓糯米各一半。
【材料】
圓糯米 Round Glutinous Rice 125 g
長糯米 Glutinous Rice 125 g
清水 (浸泡糯米用) Water for Soaking Rice 500 ml
辣蓼草 Smooth Knotweed 30 g
丁香 Cloves 5 g
甘草 Chinese liquorice 25 g
茯苓 (片狀或切丁狀) Wolfiporia extensa 9 g
墨旱蓮 Ecliptae Herba 9 g
艾草粉 Chinese Mugwort 6 g
野菊花 Chrysanthemum indicum 9 g
紫蘇葉 Perilla 9 g
清水 (熬中藥用) 1500 ml
【麴菌】
安琪甜酒麴 Rice Leaven 24 g 或
蘇州蜜蜂甜酒麴 或
農家酒麴
蜂蜜 Honey 1 大匙
【做法】
1. 所有藥材放入玻璃鍋裡,熬中藥,最好用玻璃或陶鍋,避免使用金屬鍋
加入熱水,草藥全部浸泡於水中,辣蓼草莖較硬,剪開容易完全浸泡於水中,大火煮至沸騰
2. 沸騰後,調至中火,不用加蓋,熬煮約 30~40 分鐘,草藥汁濃縮,蒸發掉約一半水份,倒入網篩過濾藥材
3. 加入熬好的中藥汁,搓散糯米,使更容易均勻吸收藥汁的水份。靜置一天, 夏天需放進冰箱,糯米吸飽水份膨脹
4. 糯米連水放入調理機,攪拌成糯米漿,米漿倒入棉布袋,榨出多餘的水份,盡量壓榨出最多的水份
5. 我想試驗不同品牌的麴菌,把糯米糰分成 2 等份
6. 固體的酒麴要先磨成粉末,分成兩份,糯米糰加入一半的粉末狀舊酒麴,另一半酒麴放入另一只碗中備用
7. 混合均勻糯米糰與舊酒麴,若是糯米糰太乾,滾圓時裂開加一點榨出來的糯米水或蜂蜜,幫助黏合並增加風味
8. 取一小塊滾圓搓成約 5 cm 湯圓,再裹上一層舊麴粉。米糰先加入酒麴粉,表面再滾薄薄一層,在合適的溫度和濕度環境下,根黴很快便能進入繁殖階段
9. 把稻草剪成適合發酵箱的長度,鋪在網架上,放入發酵箱,小丸子排列於乾稻草上,每個之間不要互相碰觸,四個邊緣放置乾稻草,以防水氣產生沾濕小丸子,小丸子上面覆滿稻草,根黴繁殖需要氧氣,稻草間留下呼吸的空隙
10. 設定發酵溫度 30°C 發酵約 30 小時,發酵期間小丸子會產生熱,發酵溫度必須控制在 30~35°C之間。稻草有助於散熱,我的發酵機有內置感應器,可依據箱內的情況調節溫度,讓菌麴在最合適的溫度快速繁殖,一年四季提供穩定而安全的發酵環境
【30小時後】
11. 成功發酵的小丸子表面會長出約 5 cm 白色絨毛,絲絲絨毛,細膩鬆軟,這些絨毛,就是酒麴發酵中產生的微生物:根黴。小心取走上面的稻草
12. 當看到明顯的白色菌絲絨毛,便要終止發酵從發酵箱取出來,每種品牌的麴菌,發酵速度和菌絲的表現都有差異,加蜂蜜的小丸子,菌絲長得較長
13. 酒麴小丸子放在平底竹簸箕上滾動,撫平表面的菌絲
14. 放在室內,陰乾 2~3 天 再轉移戶外曝曬 3 天,室內陰乾,然後再放在戶外曬,晚上收回來,比較不容易乾裂。錄製影片時,相對濕度很低只有 10~15%。酒麴乾燥速度太快容易裂開,晾乾時間約一週,完成後的酒麴非常輕,放入密封的玻璃罐裡保存,一年內用完
【48小時後】
15. 掌握發酵溫度和時間非常重要,若發酵時間過長,菌絲過度繁殖,小丸子不能提供足夠的營養,便會長出黑色的點點,味道發臭難聞,不適合作為作酒麴使用
[:]
分享給朋友
Click to share on Telegram (Opens in new window)
Telegram
More
Click to share on X (Opens in new window)
X
Click to share on Facebook (Opens in new window)
Click to email a link to a friend (Opens in new window)
Click to share on Reddit (Opens in new window)
Click to share on Tumblr (Opens in new window)
Tumblr
Click to share on Pinterest (Opens in new window)
Click to share on Threads (Opens in new window)
Threads
Click to share on WhatsApp (Opens in new window)
Like this:Like Loading...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