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辽金元明清时期
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开始对中国五大镇山封其官爵,封北镇医巫闾山为广宁公(广宁府、广宁县、广宁乡、广宁镇都是因此而得名)。
辽、宋、金时期风味广宁王。元朝大德二年(公元1288年),元成宗加封北镇医巫闾山为贞德广宁王。
(元大德二年封五镇圣诏之碑)
明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诏定岳镇海渎神号,封医巫闾山为神。清光绪年间又加“灵应”二字。
受其历代封山和祭山活动的影响,许多名人名士也相继慕名前来医巫闾山攀登览胜,留下了大量而丰富的碑刻和古迹。五镇之名延续至今。
(祭山大典)
五大镇山
东镇沂山
沂山为沂蒙山主脉之一,旧名为“东泰山”,又称“东小泰山”。在山东省临朐与沂水县交界处,素有“泰山为五岳之尊,沂山为五镇之首”之说。其主峰玉皇顶海拔1032米,周围有29座山峰,风景幽美。百丈崖瀑布汇诸泉之水倾泻而下,十分壮观。玉皇顶上有巨大的“探海石”,是观东海日出最佳处。“沂山晚翠”风景极佳,现有环山公路可达山顶。
南镇会稽山
会稽山又名苗山、茅山。在浙江绍兴城外。松竹交翠,繁花似锦。山麓著名的古迹禹陵、禹庙及南镇庙、禹穴寺遗址等向人们诉说着英雄大禹的佳话。相传禹王有死于此、葬于此,后人就立庙、建亭、树碑来纪念他。
中镇霍山
中镇霍山又名“霍太山、太岳山。据《禹贡》注,最早为中国古代冀州之镇山。《周礼.职方氏》载“九州之镇山,在冀曰霍,名于后世不可移。惟冀州据北方,地最广邈,河东尤认山水之雄,而独以霍为镇,意在其巍大隆峻,深厚广博,子诸峰而求群垤,其气象有以冠境内”。尧帝时期,霍山雄居五镇名山之首,商以后始号中镇。隋开皇十四年册封为中镇,迄今历时1400余年。
西镇吴山
吴山又称为“吴岳”,在陕西省宝鸡市于陇县交界处。共有17座山峰,其中尤以镇西峰、会仙峰等著称。另有真人洞、餐霞洞、神雷洞、凤凰石、元鹤巢等风光名胜,秀丽多姿。在吴山东侧不远处,有始建于隋代开皇十六年(596)的东乐庙建筑群,现存者多为明代所重建。
北镇医巫闾山
医巫闾山(简称闾山)位于辽宁省北镇县境内,周围约120公里。主峰望海山,海拔866.6米。这里最著名的风景区是观音阁一带的望海寺、老爷阁、旷观亭、古佛。
五大镇山亲历和见证了大自然的演变,见证了人类文明史的发展,哺育了我们的先祖。五大镇山以其巍峨挺拔的形态和稳固不移的秉性,为世人所敬仰,也为历代帝王所重视,遂有队山封禅之举,成为中国古代方与州的象征,为中华民族的亲和与统一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整合编辑:潘 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