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型经验
西城区是党和国家首脑机关的办公所在地。1999年,西长安街街道贯彻落实市委提出的“四个服务”要求,第一次提出“红墙意识”概念,旨在力争打造精神风貌一流、和谐环境一流、工作业绩一流、干部队伍一流的“京城第一街道”。2014年,区委将“红墙意识”写入全区工作指导思想,提出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坚持用“红墙意识”引领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党的建设常态化制度化,使“红墙意识”从街道共识上升为全区性工作理念。2016年,区委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一步丰富和深化“红墙意识”,提炼出“绝对忠诚、责任担当、首善标准”12字核心内涵,使“红墙意识”成为党中央提出的“四个意识”在西城的具体体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西城的生动实践。
用“红墙意识”锻造忠诚 为党中央站好岗放好哨
坚决保证中南海周围的绝对安全,是西城区肩负的特殊使命和责任。西城区牢固树立“西城无小事、事事连政治、责任重如山”的思想观念,强化“红墙意识”的鲜明导向,建立健全区委、直属党(工)委、基层党组织三级培训体系,组建19个基层党建讲习所,搭建“品读经典”“习语精读”“红莲讲堂”“红墙读书会”等学习教育平台,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两次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筑牢全心全意服务中央、保障中央、守护中央的思想根基。在“红墙意识”感召下,全区广大党员干部保持永志不忘的初心,圆满完成了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APEC北京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重大安全保障任务,培育了对党绝对忠诚的骨干群体。特别是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西城区组织实施了“长安计划”,夯实基层基础,强化科技信息化支撑,全面提升维护区域政治安全、社会稳定和公共服务的能力水平,确保区域城市运行高效安全稳定,确保人民群众生活安定和谐,确保首都核心区万无一失,用实际行动为党中央站好岗放好哨。
用“红墙意识”强化担当 以首善标准推动基层治理
离“红墙”最近的地方,城市建设发展的各个方面都要体现高标准高水平。西城区坚持以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把践行“红墙意识”抓在日常、融入经常,扎实开展“服务先锋”工程,强化党员干部责任担当,在推动城市发展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全区广大党员干部扎实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实施街区整治,向“开墙打洞”等城市乱象开战,把非首都功能疏解向纵深精细推进。2017年以来,全区共拆除违建16.9万余平方米,1331条街巷中有463条实现“十有”目标,146条达到“十无”标准,101条实现“十有十无”。西城区动物园批发市场,经过参与疏解任务的党员干部们三年奋战,实现了腾笼换鸟式的升级改造。同时,西城区发挥党组织强大功能,推行城市管理街巷长制度,开展“千名党员、千名干部、千面旗帜”活动,广大党员干部街巷长用脚步丈量街巷胡同、用心感悟居民群众疾苦,认真解决老百姓家门口的事;坚持疏解整治腾退出的空间优先用于“留白增绿”,优先补足便民服务设施,许多新建的休闲绿地、便民菜站、活动场所等基础服务设施同老百姓“零距离”接近,真正实现了党和政府的工作离红墙最近,也跟老百姓最亲。
用“红墙意识”固本强基 建强基层战斗堡垒
坚守在“红墙”边上的基层党组织,必须是坚强过硬的战斗堡垒,凝聚力和战斗力都要非常强。西城区对标“红墙意识”的核心内涵,坚持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固本强基的根本之策来抓,精心构筑守护“红墙”的铜墙铁壁。全区各级基层党组织认真开展践行“红墙意识”、深化“两学一做”和合格党员、合格党支部标准大讨论,确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标准;严格落实党内生活,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推进“三会一课”经常化制度化,强化“三个规范”,增强了党内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和战斗性。坚持建设发展任务实施到哪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就体现在哪里,全区结合棚户区改造、地下空间整治、背街小巷治理、业态产业提升等任务,建立100多个“项目党支部”、1000多个“网格党支部”,实现了党的旗帜在每个基层阵地上都高高飘扬。特别是在白纸坊地区重点棚户区改造项目中,临时党组织积极发挥服务引领作用,组织党员进行政策入户宣传,超前做好思想引导,使改造项目在三个月的协议预签期内,就实现超过97%的签约率,为保证棚改任务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
西城区以“红墙意识”为思想动力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责任编辑:金组新文章来源:bet365亚洲官网网 作者:西城区委组织部发布时间:2018-01-17